规划是与人类同在并对未来事物发展进行预测和控制的基本社会活动。规划有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规划就其本意而言,是一项无处不在的人类社会活动。只要关心未来,就没有任何事情比规划更重要的了。这一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概莫能外。由于“规划悖论”的存在,充分证明了规划不是可有可无,但也不是无所不能,这才是科学的规划观。
       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人非土地,不能生存”(李嘉图语)。土地利用产生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日,土地利用活动在先,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在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地比例关系不断增大,加上土地产权的出现,生产实践提出了对土地供需规划与土地分配的客观需求,导致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产生
       土地利用规划始于何时,难以确切考证。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关史实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井田制,并视其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雏形。时至今日,随着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组织土地利用的活动则由乡村延伸到城市,由农业用地扩展到城市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生态用地等,由单项用地扩展至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甚至由平面土地扩展至空间土地,由陆地扩展至水地——海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演替和社会的进步。就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土地利用规划学”已处于控制和龙头的地位,编制规划有赖于土地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评价、土地政策、土地制度、土地法律、土地利用技术等众多学科的支持,实施规划又影响和制约着土地利用、土地生态、土地价格、土地经济、土地政策、土地法律等学科的进展,无论是学科链还是管理链,“土地利用规划学”无愧于其中集大成的学科和重要环节,非此不能构建完整的土地科学体系和实施土地管理全过程。
       从1983年至今,《土地利用规划学》(曾用名《土地规划学》)共出版了8版,曾指定为我国统编教材和高等院校“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工学)和“土地管理”专业(经济学)[现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其37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映射了新中国土地科学的构建(1980年中国土地学会成立,提出了建立中国土地科学体系为己任)和我国实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的历史进程。《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九版延续了1983年第一版以来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规划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范式和思维逻辑,学生在这个领域学习,就是学习一种范式,以便加入到这个学科的共同体中去。教材的8个版本分别体现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论发展史的主要内容。
       1983年出版的第一版,综合国内外规划理论与实践,构建了中国版的《土地规划学》,特别重视土地规划与土地管理相结合,提出规划“始于地籍,归于地籍”的理念。
       1988年出版第二版,为适应“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实践要求,教材中增加“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登记”等内容,首次提出应用“土宜法、综合法和模型法”生成土地利用结构方案。
       1996年出版第三版,为了与国际接轨和学术交流,将教材更名为《土地利用规划学》,结合我国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土全覆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在教材体系上确立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并细化了各类规划的具体内容。再次强调应用全国第一次土 地调查的数据,土地面积量算要求做到“图数相符”,重视3S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
       2000年出版第四版,系统地介绍了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区域土地整理”的概念。再次强调规划数据的真实性,重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把规划实施管理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合起来,并视其为土地规划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出版第五版,关注“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等内容。再次强调规划要落地的要求,提出编制规划的方法和程序:“应先在规划图上作业,后撰写文字说明。”首次提出土地利用分区应当落实到土地利用类型上,即“地类(型)分区”。
       2005年出版第六版,教材内容上增加了“土地利用战略研究、规划基础数据预测、土地供需预测与综合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等;在规划方法上增加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动态滚动计划调整”等方法。
       2010年出版第七版,细化了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内容,增加了“居民点用地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内的详细规划及公路选线和公路纵横断面设计、渠系流量设计和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等内容。
       2013年出版第八版,强调规划信息与技术的整合和规划数据库的建立,关注规划数据和图件(实地)相符的具体操作方法,再次强调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落地要求。重视增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为提高学生的规划动手能力,专门编写了与之配套的《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手册》。
       正值《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九版修订编撰之际,面临着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和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编写组认真分析研究后一致认为,应当本着“坚持学科研究的基本面和不可替代性,执行学科的固有功能和研究范式,拓展学科研究内容的研究边界”这一原则做好本次教材的修订工作。
       《土地利用规划学》自1983年出版以来,坚持学科研究特殊矛盾的基本面,在众多相关学科中肩负着“组织区域土地利用、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与布局(落地)”的任务,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确定每块地的土地用途和实现空间规划落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要谈及空间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落地实施,就没有比土地利用规划更重要的了。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九版)继续忠实执行几十年来积淀的、经国内外有关实践检验的学科固有的研究范式,并贯穿于若干核心理念和思维逻辑之中:①落地思维:任何规划方案“只有落实到土地上且形成地类”才具有真实价值;②全域思维:规划始于和终于“区域全部土地(空间)”;不单是规划“某类用地”而是规划“区域内全类用地(生产、生活、生态用地)”;③“三底”思维:底盘、底数、底线,既是规划的出发点又是规划的归宿;④内涵思维:规划用地以内涵(存量)为主,外延(增量)为辅;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⑤整合思维:应对多维土地需求加以“异质整合”,追求不确定性最小化。
面对“多规合一”和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机遇与挑战,“土地利用规划学”立足于学科基本面的同时,应当与时俱进,扩展其研究内涵与边界,在发挥学科的自身功能优势和不可替代性的情景下,吸纳相关学科有关土地利用与保护(修复)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异质整合,内化己用,在区域土地利用上产生交叉效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应用的功能和作用。
       根据上述原则对教材体系与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拓展和完善:在教材体系方面形成了由“总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规划实施”5篇24章组成的教材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以下内容:①明晰土地与国土、空间、自然资源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形成如下共识:土地是空间的“底盘”,如同领空相对于领土而言,国土空间就是土地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生态空间,就是相对于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之上的空间,这样才能保证国土空间落地具有可操作性。②阐明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和边界,以形成如下共识:规划重在实施,规划贵在落地,任何规划概莫能外。实施规划落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这项落地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③拓展与细化新型用地规划类型,增加了生态用地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生态脆弱地规划、水地规划、海洋开发利用规划、地下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村域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方法方面增加了“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测算、环境资源适宜性与承载力”双评价、“三区三线”的划定、规划生态学方法的应用、公路密度的测算、城市用地基本/非基本评价等。④为了增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手能力,同时修订与本教材配套的《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手冊》。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九版)由王万茂、王群任主编,严金明、吴克宁、师学义任副主编,2021年4月将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欢迎读者不吝指正。